
荷花教案模板集合10篇
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,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,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,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荷花教案10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荷花教案 篇1课时安排:
2课时
第一节
难点:
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。
重点:
初步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能力。
知识目标:
学习中国画
技能目标:
初步了解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和艺术表现能力情感目标: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。
情感目标:
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的自豪感.
教具准备:
教具挂图及有关图片。
教学过程:
一、组织教学
二、新授
简单提示以前的欣赏内容。
提出课题:(板书)欣赏齐白石的画
介绍齐白石的主要成就
问:你们知道齐白石这个名字吗?
齐白石是现代有名的大画家,他是湖南湘潭人,生于1863年,1957年逝世。白石爷爷一生勤劳、刻苦。画了数以千计饿画件,他观察事物很细致,并加以融汇提炼,形成了自己的特有艺术风格。作品以大写意为主,题材广泛。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的喜爱,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》
欣赏《荷花》
问:你们看这幅《荷花》画的是什么季节?用什么绘画工具表现的?都用了哪些颜色?
小结:
这幅荷花实际大写意的中国画。表现的是秋天池塘荷叶已枯黄,然而荷花还在散发着清香。整个画面画的很满,荷叶大,用墨轻重对比强烈,荷叶、荷花、荷梗、莲蓬等互相穿插自然有序,那盛开的荷花颜色鲜艳夺目,荷花中间还长出了一个绿嫩的莲蓬,与那快要成熟的莲蓬形成鲜明的对比,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感觉。
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:毛笔、墨、中国画颜料、宣纸。荷叶是用赭石,荷花是用胭脂加曙红,荷花中的嫩莲蓬是用绿色。
共同欣赏齐白石的其它作品。学生谈感受,老师加以补充。
小结:
今天我们欣赏了齐白石的一部分作品,通过介绍齐白石刻苦学习的故事和事迹,希望我们从小向齐白石爷爷学习,画出像齐白石爷爷一样的画。
第二节
重难点:
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。
知识目标:
学习色彩的表现方法。
技能目标:
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。
情感目标:
培养学生进行爱护人类朋友和心灵美的教育。
教具、学具准备:
美术课本
教学过程:
一、组织教学
二、新授
提示上节课欣赏内容。
提出课题(板书)小朋友的画
提问:这些作品你们最喜欢哪一幅?
归纳:
①《海岛》是表现四周环水的小岛上盖起了漂亮的小房子,这些小房子是红房顶、白墙,颜色特别好看,十分醒目。小画家采用的方法是:先用重黑线勾勒出房子的外型,再用朱砂色染房顶。
②《幸福》小画家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照射在大地上,树木和房屋的色彩对比很强烈。还有妈妈带着哥哥和小妹妹在花园散步。
③《瓶花》很多家庭用瓶花来装点环境,美化生活。李山小朋友用油画棒将鲜花勾画出来,用玫瑰红画出花瓶,用蓝色画出有格格的台布,整幅画颜色协调统一。
④《我最快》表现了小朋友们骑车竞赛的情景。重点刻画了1号小朋友骑车的姿势夸张了他俯下身子、车座高、车把低的特点。为了突出赛车飞快的车速,在车的后面还添加了几条白线。
⑤《太阳马》是一个小朋友牵着一匹象太阳一样发出光芒的马,穿过田野和村庄,太阳马照亮了大自然。这是一种神奇美丽的想象。捷克小朋友是在多色纸上用刀深刻白线勾出轮廓,在浅刻出红色、橘黄色,颜色很鲜艳,用刀大胆有力,马的头部前面颜色有一种放射感。
⑥《爱鸟节》小画家画出了小朋友们爱护小鸟的场面。小画家将亲手制作的鸟巢放在树林里,帮助小鸟盖好新家。小鸟们见后欢快的飞舞和歌唱。整个画面颜色十分协调。
⑦《我和小鸟》表现小画家喜爱小鸟的心情。身穿红衣服的小朋友好象一个音乐家,同一群鸟儿歌唱,不管是大鸟还是小鸟都张着嘴唱的十分起劲。
⑧《秦淮月》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方法,描绘了秦淮水天一色的幽静画面,黑瓦白墙的房子、岸边的乌蓬船,造成一种江南风景幽雅而迷人的效果。
小结:
我们欣赏了小朋友八幅作品,有些作者与我们是同龄的。希望同学们努力向他们学习,画出比他们更好、更美的作品。
课后分析:欣赏作品时在时间安排上可有所侧重,挖掘每幅作品的主要特点。
荷花教案 篇2预设目标:
1、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,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。
2、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。
3、学习用语言、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。
4、主动参与实验探索。
教具准备:
1、带幼儿认识荷花,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。
2、与儿歌相应的图片。
活动过程:
一、欣赏荷花,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
1、师: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?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?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?
2、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。
二、结合图片学习儿歌《荷花开》
1、出示图片:图上有什么?(小鱼、小虾、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)
2、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,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!
3、教师示范朗诵儿歌《荷花开》
4、教师指图,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,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。
师: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?(荷花)
三、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
1、师:暖暖的风儿吹过来,可以做什么动作呢?
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?
小鱼、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?
……
2、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,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。
3、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。
教学反思:
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,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,效果非常好,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。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、增强了自信心,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,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,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。
荷花教案 篇3[教学要求]
……此处隐藏11626个字……p>
l荷叶挨挨挤挤的,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。
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?你能表演出来吗?怎样才能演出来呢?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怎么样?(多)老师这儿有一幅图,(贴图)这是什么呀?老师想请你们帮我把这些荷叶贴在白板上,而且要表现出挨挨挤挤的。(学生贴图)(出示课件)我们再读读这个句子。读了这句话,除了知道了荷叶多,还知道了什么?(绿、圆)。谁能读好这句话?指名读,齐读。
l有的有的有的
(当生读其中任一句)荷花有着不同的姿态,你喜欢的是其中的一种。(出示课件)你能在屏幕上指出你喜欢的是哪一种姿态的荷花吗?这是的荷花。还有哪两种呢?男女同学分别读另两种。(出示课件)全班同学一起读这三句话。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背诵下来。指名同学边背边把写这句的荷花贴在荷叶上。一起背诵这三句话。
l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。
老师喜欢什么句子,你们想知道吗?我也读一读,好不好?(出示课件)教师读句子。有谁和老师一样喜欢这句话的?你能读读吗?大家听出来没有?我们读的时候都突出了哪一个字?在这里,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?(长、钻、伸、露)怎么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(使劲地、急切地、争先恐后地)。大家看(出示课件),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地冒出来的荷花。你们想啊,这些荷花冒出来以后,仿佛想做些什么?(出示课件)按老师提示的句子说话。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!大家看,一个冒字,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,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。
四.学习第三段。
你们看,这么多的荷花,一朵有一朵的姿势。看看这一朵,(很美),看看那一朵,(也很美)。面对这满池的荷花,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(出示课件)齐读。同学们,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?(大自然)真聪明!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了这么美丽的画卷。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呢?谁能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和自己的想象,给我们说说你看到一幅怎样的图画,小组交流后,指名发言。
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!不用笔,不用纸,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,不由得我们不去热爱她!不去赞颂她!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,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!
五.学习第四段。
1.读得真好,老师也想读了。下面听老师读,好不好?(教师配乐朗诵)
2.美吗?喜欢吗?想读吗?那就自由地美美地读吧!
3.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,谁来读给我们听。指名23名学生读,全班齐读。
4.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朵荷花(贴图)。除了蜻蜓和小鱼会来和我说话,还有哪些动物会来跟我讲话呢?
5.我知道同学们还有好多话要对荷花讲,下课后,把你要说的画写下来,好吗?
六.拓展阅读。
1.下面我们来看这样的一篇短文。(出示课件并要求学生拿出补充材料)这是朱自清所写的散文《荷塘月色》中的一段,老师先给你们读一读。
2.自由读。
3.配乐齐读。回家后,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,并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。
七.小结。
同学们,荷花是美丽的,大自然是神奇的。让我们热爱荷花,热爱大自然吧!
荷花教案 篇10教学目的
1.通过观察图画,理解课文,欣赏荷花的美丽,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。
2.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荷花的方法,把看到的,想到的写清楚。
3.利用思→划→找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。
4.学习本课生字新词,练习用“有的…… 有的……有的……写几句话。
5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教学重点
1.重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,想象出“一大幅活的画”的景象。
2. 体会“我”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。
教学难点体会是大自然创造出的荷花,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。
教学时间3课时。
教学准备挂图、录音机:
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
一、导入新课
同学们,你们见过荷花吗?
谁能说说你所见过的荷花是什么样的?
今天这篇课文,就将带我们去欣赏一池白荷花的美景,打开书80页。
二、完成预习
1.读预习,了解大意。
2.预习中对学习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?
(1)仔细看看图,再读读课文,想想作者看到的白荷花都是什么样儿的。
(2)看着看着,作者有了什么感觉。
3.仔细观察书中的插图,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?(一池美丽的荷花。)
荷叶是什么样的?荷花又是什么样的?
(观察后自己说一说,两个人互相说一说。)
指名说图,注意说时要按顺序:
板书:(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。)
4.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,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将一池荷花写得淋漓尽致的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。自由读课文:
(1)想一想作者看到的白荷花是什么样儿的?
(2)看着看着,作者有了什么感觉。
(回答时可将第2、4自然段读一遍。)
三、默读课文
1. 划出文章的自然段。
2.找出容易读错的字音。
板书:挨挨挤挤:挨āi不要读成ái;
莲蓬:蓬应读轻声pen;
姿势:势庆读shì
衣裳:裳应读轻声shang。
3.指名读课文注意字音要读准确。
纠正:“这么多的白荷花,一朵有一朵的姿势。”不是“姿态”,齐读这句话。
板书设计
第二课时
一、导入
上节课我们观察了图画,初读了课文,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。
二、新课
1.(教师将荷花的挂图,挂在黑板的左边。)
请一个同学来读课文,其它同学听音乐观察图画,体会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。(配乐钢琴曲。)
2.老师曾交给你们了理解一段话的方法,谁还记得是哪三个字?
板书:思(问题)→划(句子)→找(词语)
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三个字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。打开书:80页
3.为什么一进门,我就往荷花池边跑去?
思考问题,看看从哪个自然段找答案。(第1自然段。)
找句子,划出重点句子。
划出词语。(教师指黑板上的三个字:闻,清香。)
板书:闻清香
“跑去”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?(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。)
4.是荷花的清香将我带到了荷花池边,我首先看到了什么?板书:看
(“荷花开了不少”)表示荷花开得非常多,先引起了我的注意,概括的写荷花给我的整体感觉。
5.走到荷花池边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的?默读第2自然段从文中找答案。(从下到上。)
先描写的是荷叶,荷叶是什么样的?板书:叶读句子,找重点词语(“挨挨挤挤”)板书:挨挨挤挤